行业新闻
山东蒙山金刚石矿“钻石闪耀中华”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7-11-25 16:25:23 

多数人认为,金刚石是地下岩浆活动的结晶,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元素在地层深处受到高温高压

作用发生蜕变,结晶成结构牢固的矿物晶体,遇到火山活动时,碳晶体突破地壳喷出,附存于一

种叫做金伯利岩的岩石中。金刚石喷出地表后的漫长岁月里,受自然的风化、雨水冲刷搬运等作

用,在河床中沉积或者在河岸边堆积,形成了金刚石砂矿。



中国人历来以玉为贵,所以过去人们对金刚石关注并不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金刚石已经不

仅是尊贵的宝石,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材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国家地

质部门需要找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几颗钻石,而是具有一定储量的金刚石矿。而对于地质工作者

而言,他们最需要找到的就是金刚石的原生矿金伯利岩。金刚石是自然界中非常稀缺的一种矿产

资源,全世界只有二十几个国家找到了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地大物博的中国,难道没

有金刚石的原生矿?


山东金刚石砂矿出土历史悠久,尤以郊城地区发现最多,相传明朝时期即有,而近百年来,沂河

流域几乎年年都有金刚石出土。在山东临沂临沭常林村一带,过去一段时间几乎家家都有钻石,

他们或者与到当地收购的宝商交易,或者自己收藏。据地质资料显示,在蒙阴县长55公里、宽

18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三个金伯利岩带,有六十多个金伯利岩体。经过专家们几十年的考证

,确认了另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临沂如同一个聚宝盆除了这个巨大的金刚石原生矿,金刚石砂

矿面积几乎遍布沂蒙山区的八个县市。到目前为止,一百克拉以上的钻石全世界仅有两千颗左右

,而短短数十年,在山东临沂就发现了五颗一百克拉以上的钻石。





1937年秋,郊城县李庄乡罗家莫疃的老农罗佃帮,在金鸡岭山地里劳动时发现了一颗大钻石。该

钻石大如核桃,重218.75克拉,像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加之出产在金鸡岭上,故被取名为"金鸡

钻石"。罗佃帮得到这颗钻石后,以为发了横财。未料消息传出,引起一场钻石争夺战,死伤者

众。后来,金鸡钻石被日本人抢走,罗亦因此优愤而死。至今,金鸡钻石去向不明,成为一个未

解之谜。


常林村,过去只是临沭县一个十分?通的乡n,贫穷落后,默默无闻,但是到了1977年年底,一

颗钻石使它名声大振、蜚声中外。当时的常林村实行的还是人民公社制度,集体出工、收工。1

977年12月21日傍晚时分,该村社员魏振芳用铁锹翻完生产队分给自己负责的那块地,打算收工

回家时,看见相邻地头上还有一片茅草没有刨干净,便过去解决这点"烂尾地’。可是,当她下意

识地作出这个"思想觉悟高"的决定后,一件改变她命运的事情发了:两铁锹下去,一颗非同寻常

的大钻石横空出世。这颗钻石重158.786克拉,后以它的发现地被命名为"常林钻石"。现被收藏

于中国人民银行。但"常林钻石"并不是人们在临沂发现的最后惊喜。


蒙阴钻石传说


在临沭一带拣到钻石并不是件十分稀奇的事情。据当地老人们讲,过去在夏天的时候,人们都穿

草鞋下地干活,回家后把鞋子脱下,磕鞋底上的沙子,碰到运气好的,也许就能磕出一颗钻石。

还有许多关于发现钻石的说法,譬如有人去赶集,买了一头猪,走了很多山路把它赶回家,回家

后发现猪脚在流血,拽起来仔细一看,原来猪蹄缝里面嵌了一颗钻石……


这类的传说在临沭一带很多,人们无法确定其真假,但在这一带经常发现钻石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1981年8月15日,郊城陈家埠砂矿区发现一颗重124.27克拉的钻石,取名为"陈埠一号钻石";1

983年11月14日,蒙阴县王村金刚石矿胜利一号金伯利岩管中,发现一颗重119.01克拉的"蒙山

一号"钻石……


这些地方频频发现金刚石,引来众多地质专家前来寻珍探宝。人们不仅要问,金刚石从何而来?

为何频频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它们出现时又发生了怎样的动人故事?




众里寻她千百度,踏破铁鞋无觅处

临沂寻钻

临沂地处中国东部最大的断裂带—郯庐断裂带,该断裂带的地质活动曾经十分活跃,所以处在该

断裂带上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金刚石的踪迹。文献资料显示,临沂地区关于金刚石的较早记载是

在清宣统年间的《山东通志》:"钻石产于兰山县(今临沂市)于家泉。"


从20世纪50年代起,山东省地质队就开始在郊城一带普查,但发现的都是金刚石砂矿,而且砂

矿储量不大。


1957年,国家地质部山东办事处成立金刚石砂矿地质专业队—临沭地质队(1959年改称八O九地

质队)。成立后的几年时间里,该地质队队员的足迹踏遍了沂河、沭河,直至胶东的大小沽河、

五龙河,以及诸城的七宝山,查明了于泉、陈埠、小埠岭三个金刚石砂矿床,以及马陵山西侧沂

河阶地上的邵家湖、龙泉寺等近千个矿砂点,探明金刚石砂矿工业储量14.5万克拉、远景储量5.

5万克拉。此后,又陆续在苍山、平邑、枣庄、藤县、蒙阴等地的寒武系底部五山组砾岩、中石

灰统底部砾岩等六个层位中找到金刚石砾岩,但均未发现工业矿床。


转换思路寻找钻石

1962年,国家地质部下达"金刚石砂矿和原生矿并举的找矿任务,并派综合地质大队的部分人员

来到山东,加强山东找矿的专业力量。八O九地质队除了继续勘探金刚石砂矿以外,还集中部分

技术人员与地质部派来山东的地质专家,组成金刚石原生矿专题研究队。该专题队组根据金刚石

砂矿的分布情况,初步预测了金刚石原生矿的分布范围。



常马庄富集金刚石矿的岩体

按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原理,金刚石一般斌存在金伯利岩体中,所以要找到金刚石,必须首先找

到金伯利岩体。于是,该专题研究队将勘探目标首先锁定在了蒙阴盆地—因为在普查金刚石矿藏

的过程中,曾经在蒙阴的邵家沟发现了重达17.2毫克和83.2毫克的两颗金刚石,而且在发源于蒙

阴地区的东汉河及东汉河自界湖人沂河以下流域范围,也有金刚?出土。?埽根据国外经验,金伯

利岩和暗色岩存在关联,?蒙阴地区正好也有这类暗色岩。地质队员对在蒙阴发现的金刚石砂矿

进行检测,通过观察其结构及微量元素,断定几亿年前在蒙阴一带曾发生过火山喷发,虽然规模

不大,但形成了青山组火山岩系,其中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暗色岩。可是,地质勘探人员几近掘地

三尺,从郑城到临沭四处寻找,竟遍寻不获金伯利岩。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的找矿工作确实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那时,包括专业地质人员在内,中国

人只知道钻石最早发现在南非一个叫金伯利的小镇,那里有大量的火成岩,火成岩里长有金刚石

,含有金刚石的火成岩叫"金伯利岩。但金伯利岩长的什么模样,大家谁也没亲眼见过。于是,

找矿工作决定从水流搬运方向上寻找突破口。


八0九队寻找金刚石的伴生矿物,主要方法是运用重砂法对水系进行全面普查。首先,通过在水

系中取样、淘洗、跳筛、精淘的过程,取得可靠的数据.其次,观察伴生矿物的表面特征,确定

搬运方向。郊城一带的伴生矿物磨得比较厉害,颗粒相对较小.沂南一带的伴生矿物,颗粒则稍

微大一点,磨得也相对较轻。这意味着它们搬运的方向是自北向南。于是,追寻原生矿的方向就

确定在正北方向或者西北方向。


不久,从蒙阴盆地北缘工作区传来消息—在第四系冲洪积物和第三系官庄组砾岩中找到了金刚石

!对这些金刚石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特征完全一样。而在蒙阴地区发现的70余颗含铬镁铝榴石

中的62颗,均出自官庄组砾岩。如此一来,蒙阴地区金刚石和所含铬镁铝榴石的来源即得到圆满

解释:官庄组砾岩是古砂矿。而古砂矿的发现,使专题研究队不得不重新思考和选择找矿区域。


1963年,国家地质部派出一个专家考察团前往非洲的坦噶尼喀,借鉴国外金刚石找矿的经验。考

察团回国后,根据国外资料和专家意见,专题研究队决定通过寻找金刚石的伴生矿物—含铬镁铝

榴石去寻找金刚石原生矿。


寻得特殊金伯利岩石

1965年,郯城砂矿勘探任务结束后,八O九地质大队的17个普查组四百多人全部投人到金刚石原

生矿的普查工作中。地质队员们沿着郊城、临沭一路向北,最后找到蒙阴,重点是蒙阴地区和东

汶河、祊河流域。地质人员拿着金伯利岩样品到附近集市上,向村民宣传报矿知识,寻找找矿的

线索。有的村民反映,在蒙阴常马庄,很多村民就地取材,用这种黑绿色的石头垒墙和砌猪圈。

获得这个情况后,有关地质人员于是奔向常马庄一带布阵。1965年6月22日,八0九地质队201组

在常马庄Z121号取样点中,发现了一颗伴生矿物含铬镁铝榴石。根据这一发现,201组又于7月2

6日重返Z121号取样点,又在其附近做了甲乙两个样品,进行分层取样,体积是400公升。取样

结果,发现了一颗金刚石和46颗伴生矿物.这是重砂测量工作取得的一个令人振奋的成绩。接着

,201组地质技术人员打破常规,在有利重砂富集的地貌部位一律采样控制和加大样品体积。几

天以后,他们果然在重砂样品中,发现了一些含铬镁铝榴石。


发现伴生物铬镁铝榴石的地方,在蒙阴县城以西偏南10公里处的常马庄村子的后面。这里地势平

缓,是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的低缓丘陵地带,基岩是与金伯利岩毫无成因关系的太古宇变质岩系,

几乎没有覆盖层。西部靠近北北东向分水岭的东坡上是一条同向破碎带,还有一条辉绿岩脉,几

条不大的水沟向东南流入常马小河。


国外金伯利岩找矿的标志,比如管状体、负地形、黄土和蓝土等,在这里全不见踪影。除了陆续

发现的一些伴生矿物,这里没有其他任何值得重视的地质物象,换言之,存在的这些地质物象无

一能对那些伴生矿物铬镁铝榴石的来源,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蓦然回首,钻石就在灯火阑珊处

尽管这里没有外国发现金伯利岩的地质特征,但通过现场观察,201组的地质技术人员依然认为

Z121号点的采样结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找矿线索,应该溯源而上,逢沟必查,加大样品体积和

取样密度,直至对这些伴生矿物的来源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个意见得到国家地质部地矿司以

及八O九地质大队以及分队领导的支持。于是,201组?体人?立即返回?常马庄,继续开展后续工

作。



经过二十多天的发掘,所有可能获取重砂的地方都被翻了个底朝天,但是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嵌

人地表的一条"破碎带"犹如一条划界而治的"三八线"。三八线以西,没有找到任何金刚石的伴生

物—含铬镁铝榴石,而破碎带以东的大部分样品中却都有发现,有的是几十颗,最多的多达106

4颗。更为重要的是,样品中还发现了金刚石。



1965年8月24日,八O九地质大队二分队在常马庄召开地质例会,散会后部分与会人员来到发现

1064颗含铬镁铝榴石和那颗金刚石的取样点作现场观察,很快就在残积物中发现有蛇纹石。这个

情况说明,这里轻重矿物并存,

金刚石原生矿很可能就在附近。大家把关注的目光一齐投向在取样点上面四五米处的"破碎带",

接着就对"破碎带"进行了揭露。被揭露的所谓破碎带,其实是一条深绿色的岩脉,其中包含了斑

状结构,还有石榴子石、金云母、蛇纹石等少见矿物。矿床专家对岩脉残积物进行淘洗筛选,于

当天下午4时30分发现了9颗大小不等的金刚石。至此,中国第一个金伯利岩脉露出真容。很快,

该金伯利岩脉就被命名为"红旗一号’。



需要指出的是,蒙阴金刚石原生矿是在一条看起来和国外任何一个发现金伯利岩的地质地貌都不

相像的普通谷地里发现的。金刚石在此作为一种附存物的形态出现,不具备国外金伯利岩脉的基

本特征—呈管状岩体形态,地表为负地形,风化后为黄色土、蓝色土等地貌特征。红旗一号金伯

利岩的发现,丰富了世界金伯利岩的类型,填补了我国没有工业金刚石原生矿床的空白。



蒙阴产金伯利角砾岩蒙阴产金伯利透辉石

红旗一号的发现增强了八0九地质大队全体人员的信心和斗志,深化了人们对山东金伯利岩分布

规律的认识。通过砾石测量、物质源流关系以及古代地理学等地质资料的分析,他们判定蒙阴盆

地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1965年11月10日,八0九地质队205组的一名地质人员上山实地踏勘。他一边走,一边拿着金伯

利岩标本向沿途村民介绍金伯利岩的知识,打探可能的找矿线索。一位叫张义禄的村民看了那块

标本后说,他在一个叫西峪的地方见过类似的石头,并愿意带领前往察看。于是,这名地质队员

在张义禄的引领下,来到西峪的一个采石坑前,果然见到了一种严重碳酸盐化并呈角砾状的岩石

。紧接着,他们又在边近处的坡里发现一条含有石榴子石、金云母等矿物的蛇纹化岩脉。这位地

质队员当即确认这条岩脉和红旗一号相像,是一种新型的金伯利岩。后来,角砾状的岩石被确定

为碳酸盐化金伯利岩角砾岩,是为"红旗六号"岩管。它西边坡里的蛇纹化岩脉被定名为"斑状金

伯利岩",是为"红旗五号’岩脉。



很快,蒙阴常马庄、西峪、坡里三个金伯利岩带全部被找到,证实蒙阴地区金伯利岩体成斜列式

分布,由60多个金伯利岩体组成了相距20余公里的3个金伯利岩带。这三个金伯利岩带的中心点

相距大约21公里,呈顺时针撒式。蒙阴金伯利岩呈岩脉、岩管、岩床产出,岩石类型分为斑状

金伯利岩、角砾状金伯利岩和凝灰状金伯利岩三大类,岩性为凝灰质金伯利岩(角砾岩)和细晶、

粗面金伯利岩(角砾岩)等。



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从1965年9月—1980年6月,八0九地质大队(后改称第七地质大队)对蒙阴金刚石原生矿进行了工

业评价和探寻,确认在60多个金伯利岩体中赋存有25个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矿床,探明金

刚石储量1060万克拉。此后,在常马庄筹建了中国第一座原生金刚石矿,1970年7月旧正式投产

,这就是建材七0一矿。三十年的时间,七0一矿已从露天开采进人到地下开采。资料显示,蒙

阴原生矿钻石储量达2000万克拉。


但依然存留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从郊城和临沭发现的金刚石形态?有很大一部分与蒙阴原生

矿?结晶形态不同,浔砻髦3呛土巽鸱⑾值慕鸶帐砂粒不只是由蒙?搬运而来,其来源很可能是多

元的。换言之,在临沂地区很可能还存在其他形态的金刚石原生矿。


这未知的原生矿在哪里呢?在郑城还是临沭,抑或是沂河流域的沂南、平邑和费县?从20世纪50

年代起,地质专家们就试图解开这个谜,但是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


沂蒙钻石原生矿建起第一个钻石国家矿山公园

沂蒙钻石因家矿山公园位于蒙阴县联城乡境内,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设置有史迹保护

区、特色景观区、金刚石矿山游览区、野营区、怡心休闲疗养区、金伯利游乐区等十个规划区。

金刚石矿山游览区为核心景区,包括红旗一号和胜利一号采矿坑、选矿场、地质博物馆、地质遗

迹等众多景观。蒙阴金刚石国家矿山公园内矿业遗迹丰富,是我国金刚石首次发现及采矿史的见

证,其中大部分遗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富有较强的外在吸引力和独特的文化

内涵。


一个裸露的天然矿坑,呈圆锥形。深约300米,自上而下五道螺旋圈盘旋而上,从坑口往下望,

有一种眩晕的感觉。这个矿坑就是"七O一"金刚石矿胜利一号岩管,自1972年开始开采,历经28

年风雨,见证了中国金刚石矿发展的历程。


期工程主要是露天开采胜利一号岩管,该工程于1972年I月破土动工,被列人毛泽东亲自圈定的

"全国1975年170个重点工程之为确保按时投产,七O一矿二期工程会战指挥部组织二期工程大会

战。1975年11月矿山工程基本建成,12月选厂带负荷联动试车成功,选出了金刚石产品。截至

目前,七O一矿已生产了180多万克拉钻石,探明储量457万克拉,远景储量2000多万克拉。其

总储量和总产量属亚洲最大、中国唯一,为中国的金刚石产业作出了贡献。七O一矿还是中国第

一个探明和开采,也是目前唯一正在生产的金刚石矿。过去,七O一矿曾经出产了多颗国内知名

的大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1983年11月14日发现的重119.01克拉的"蒙山一号"钻石,2006年5月

27日发现的重101.469克拉的蒙山五号钻石。这两颗钻石目前均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银行。



现在,七O一矿下设年产金刚石10万克拉,主营天然金刚石采选、加工、销售的蒙阴戴蒙金刚石

有限公司。主营钻石加工、销售的蒙阴蒙山钻石有限公司。主营各种规格钢球、衬板、螺旋机叶

片及其它矿山配件加工的矿山机械修配厂。


蒙阴钻石博物馆建筑已被废弃的胜利一号岩管矿坑

目前,七O一矿生产的钻石主要是出口国外。其次,是自己加工销售,拉长产业链条。另外,就

是利用金刚石矿开办钻石旅游。俗话说,"靠山吃山","靠钻石也得吃钻石"。守着这么一座神秘

而又富裕的钻石矿,沂蒙人民开始从旅游人手,建设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


这个钻石国家矿山公园不仅是28家首批国家山公园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矿山公园,

同时又是中国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金伯利园区。其金伯利岩开采矿坑遗址,具有很高的生态、

历史、科普和文化价值,具有旅游开发的垄断优势。


根据规划,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拟建设综合服务区、钻石博览区、矿坑探秘区等十大区域

。公园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3.6亿元。经专家论证,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建成后

,不仅可以产生极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初步估算,年旅

游纯收人近期为1800万元,中期将达到4500万元。

上一篇: 山东省黄金与白银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DATA:2017-11-25 16:25:23
下一篇: 疯狂的石头——山东泰山玉的前世今生! DATA:2017-11-25 16:25:23

一律手把手教学,包教包会,学会为止,学不会下期免费学。

毕业后传授创业经验,协助开店,免费技术咨询。

青岛金艺林珠宝首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前来考察学习。


联系人:李经理
电话:0532-82583590
手机:15725270968—同微信
Q Q:1327157546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汇德苑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正阳路 汇德苑6号
全国服务热线:0532-82583590
24小时咨询热线:15725270968--同微信
服务邮箱:1327157546@qq.com      后台管理
版权:青岛金艺林珠宝首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21427号-1